王少英,回族,籍貫安徽合肥市。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退休干部,寧夏文史館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著名易學專家。長期供職于寧夏回族自治區,歷任寧夏政府辦公廳秘書、企業總經理、寧夏商務廳副廳長、糧食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正廳級巡視員。曾任寧夏易學研究會會長(任期20年)。現任中華易經科學院院長;中華周易協會、中國易經協會、中國周易發展研究院、國際易經科學院、中華周易聯合會,吉林、河南省、重慶市等諸多易學機構名譽會長、院長;并擔任中國國學研究院顧問、《國際易經》總顧問;《易學參考》總編,新華網“華人頻道”《華人易學堂》學術顧問等職。
從事中華易學文化研究是其愛好。不僅研究易學理論,且注重實踐應用服務于社會,更致力于傳承文脈、弘揚易學文化。擔任寧夏易學研究會會長期間,每年舉辦召開較大規模的易學學術研討會,其中2010、2014年組織召開的首屆和第二屆“中國·六盤山國際易學學術研討會”在國內外易學界產生較大影響;組織會員參加國際、國內易學會議;舉辦各類易文化學習、培訓班,提高學易人員的學識水平;主編出版了《易學研究集成》一、二、四、五集及《六盤論易》、《六盤論易文集》等多部易學著作并撰寫出版了《少英說易》一書;鼓勵和支持學有所成的學者撰寫專著,應邀為近二十部易學著作撰寫序言等。向易界、向社會推薦介紹易學新作。特別是多年來他在出席國內、國際易學會議上,提出“《易經》具有心音和聲、凝魂聚氣的巨大魅力”的論述和在進行學術交流時,呼吁當今易學研究要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加強理論學習與研究;要與時俱進,與現代科學、經濟社會接軌;要堅持“進德修業”,修好道德和人品;克服和根除易學界的“劣根性”,使易學文化在惠濟民生、造福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倡導易學研究要堅持正確方向和健康發展,傳播易學正能量。以上這些觀點先后為中國新聞社采用和報道,為助推易學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來他在弘揚易學文化方面獲多項殊榮,主要有:“中華易學和諧大使”、“國際易學和諧大使”、“國際著名易學專家”、 “弘揚易學突出貢獻人物”、“中華易學研究特殊成就獎”、“中華易學終身成就獎”、 “世界易經終身成就獎”、“易學健康發展領航者”等;在第二十一屆國際易學大會上,獲“二00九年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易學研究杰出人物”稱號;在“2013年首屆中華易經大會暨國際人居環境研究博覽會”上,榮獲“國際易學十大領軍人物獎”;2014年在中國國學研究院召開的“‘中國夢’、優秀傳統文化百家論壇暨中國國學與現代文明國際研討會”獲“最高成就獎”;2015年11月在“第二十七屆國際易學大會新加坡年會”上獲“特出獎”;2016年4月獲“德易雙馨,引領易學文化健康發展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