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游新聞4月18日報道,近日,百萬粉絲博主“飛飛一杯酒”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多名和“酒”相關的網紅去世,且全都不滿40歲。這不禁讓人質疑:為何“酒”網紅成了“高危”職業?
多名正值壯年的“酒”網紅去世,雖然具體原因各有不同,但或多或少都與酒有關。酒精對身體健康的壞處自不待言,更值得警惕的是,在流量收益、獵奇心理、直播強度等外因助推下,過度飲酒引發的悲劇已具有一定共性:“搏命式”直播背后存在責任缺失、監管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
《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明確規定,網絡主播在直播過程中不得展示暴飲暴食、不得吸煙酗酒,但為何前者“大胃王”吃播被陸續叫停,后者大量飲酒、喝酒PK等病態現象,卻依然屢禁不止?是規定本身有空可鉆,還是相關干預和治理仍然滯后?
每個人都是“第一責任人”,應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依法從事直播工作。作為內容管理方,平臺負有主體責任——加強網絡直播賬號分級分類管理。究竟哪些內容能播不能播,創作和監管的邊界在哪里,平臺要周全考慮、謹慎處理,尤其對于違法違規的病態直播,更要及時果斷地采取封禁手段,盡量將悲劇扼殺在搖籃之中。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的是,“酒”網紅們甘愿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瘋狂試探,說到底還是為了流量,為了部分觀眾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起哄和追求低俗獵奇的打賞。如果“看客”們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做不到嚴于律己、舉報監督,那么臺前的悲劇也無法真正停止,直播行業也難有真正改變。
須知,酒量換來的流量,在健康面前一文不值;起哄助長的歪風,對行業發展有害無益。扭曲的生態帶來扭曲的后果,并非個別人的不幸,而是整個行業乃至社會層面的問題,其間每一環節,網民、平臺、機構以及有關部門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都應對生命流逝的痛感有深刻體會,并以實際行動,助推“搏命式”直播盡早消亡。
狠剎“搏命式”直播歪風,斬斷畸形利益鏈條,鏟除亂象生存土壤,責任當作利刃。只有這樣,直播行業才能健康發展,每一位從業者才能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正觀評論員 韓靜)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