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上映的同時,背后的影視出品方也在摩拳擦掌。受“五一”檔消息提振,多只影視股近日表現活躍。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五一”檔已云集上百家影視公司,其中包括中國電影、博納影業、光線傳媒、橫店影業等近10家上市公司。
以預售票房Top1的《長空之王》為例,出品方包括中國電影、博納影業、阿里巴巴影業3家上市公司,此外,《這么多年》由光線傳媒出品,《人生路不熟》背后則有橫店影業身影。
據燈塔專業版,截至4月23日19時,2023年全年票房為178.81億元,而年初的春節檔貢獻了67.66億元,相當于7天時間貢獻了票房大盤的1/3。“春節檔的強勢表現,讓影視公司更加看重檔期的力量,而“五一”檔位于年中,又是春節檔后第一個重要檔期,加碼“五一”檔既能夠為庫存影片提供釋放窗口,也為后續的暑假檔等檔期提供了布局的試金石。”劉暢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盡管時間已經來到二季度,但多數上市影視公司仍舊未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其中18家公司公布了業績預告,但超六成預計虧損。
投資分析師高嘉指出,目前部分定檔影片為此前存量項目,對業績的影響力還需要緩慢釋放。對于觀眾而言,今年“五一”檔的選擇更加豐富了,但也意味著各影視公司競爭的加劇,需要在供給與需求雙端共同發力,以優質作品帶動大盤恢復。
劉暢談到,春節檔以來,電影市場呈現持續回暖跡象,優質內容持續供給之下,也出現了非熱門檔期內的高票房佳作。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電影市場應放眼多題材,聚焦高品質、高口碑作品,帶動更多觀眾重回影院。與此同時,也要注重結合特定檔期,進行差異化宣傳,進而調動更多觀眾的觀影欲望。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韓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