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4月22日,《年會不能停!》導演董潤年出席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傳播影響力論壇,被問觀眾不再走進電影院,是因為消費方式的改變,還是電影本身的問題?董潤年說,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說是這個還是另外一個,但據他的觀察,電影還是要關注現實,每一個出圈大爆的電影都得跟當下觀眾產生連接。
“這個問題我真正的想法是, 它不能簡單的說是這個還是另外一個, 我覺得消費方式也改變了,但是我認為電影本身也一定要讓我們思考我們應該怎么變化,來適應整個環境的變化。這就跟小行星撞擊地球以后恐龍滅絕 了, 人家哺乳動物為什么生存下來了呢?
現在電影不是單純的一個娛樂性的產品了,因為觀眾對電影訴求改變了,觀眾對娛樂的訴求在日常通過短視頻、微短劇,通過各種各樣的其他形式已經得到極大滿足,甚至這個滿足已經溢出了。
對電影大家不只是說在電影院,在兩個小時之內再高興一下,再簡單的讓我快樂一下這么簡單了,就是有很強的比如說社交訴求,我看了一個電影我能夠在我的朋友圈說兩句,或者我能在小紅書里發一點什么,然后跟別人產生一些互動,能夠借這個電影輸出我的一些看法或者觀點。就我觀察來講,這現在真的是每一個出圈的大爆電影都有這方面的影響。
另外一點,為什么說是電影本身的問題?倒不是說藝術創作上的問題,我是在說我們電影選擇去講什么故事變得很重要。因為電影的制作周期、生產周期蠻長,通常來說從有這個想法到最后上映,也得兩年時間吧,差不甚至更長,你怎么在電影上映的時間還能夠你的表達,或者你講的故事跟當下的那些觀眾們的情緒和關注點是一致的,這個是對創作者也好,或者投資方也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們看《哪吒》這樣的電影,它雖然是古代神話,但是最早出圈一個話題是通過哪吒,通過申公豹的經歷在講職場,在講每一個牛馬生存的體驗。我覺得不管是什么題材的電影,什么類型的電影,都得跟當下的觀眾產生一個連接,跟當下的實際社會發展這些事產生連接,才有可能真的票房大爆產生影響力。
所以我覺得電影還是需要關注現實,尤其當下巨變的時代,怎么跟上社會變化,跟上人的內心情感的變化,這本質上是電影需要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