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日灼 電影應該相似音樂多過小說。
80年代末的某一天,編劇馬克·弗羅斯特像往常一樣走進洛杉磯尼布勒斯餐廳。
這家餐廳位于比弗利山附近,是好萊塢電影工作者們常常碰頭的地方,許多創意靈感,都是在一杯咖啡或簡餐中逐漸發酵。
弗羅斯特今天在這里約見的,是好萊塢名導演大衛·林奇,后者剛剛因《藍絲絨》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
一位混跡于電視行業,一位則在游走于好萊塢和獨立電影,在那個年代,電視與電影之間的行業交流并不像如今這么頻繁。
林奇與《藍絲絨》主演凱爾·麥克拉克倫
兩人結識并成為朋友,完全是因為瑪麗蓮·夢露。
幾年前,大衛·林奇的《藍絲絨》在藝術和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令他受到好萊塢追捧,華納兄弟將一部瑪麗蓮·夢露傳記電影的項目交到了他的手里。
為這部影片編劇的正是弗羅斯特。他本人并沒有電影經驗,但因為對瑪麗蓮·夢露的傳記頗有研究而被邀請參與。雖然這部夢露的電影最終胎死腹中,卻讓林奇和弗羅斯特在這次合作中結下深厚友誼。
于是就有了開頭我們提到的這次見面,兩位老朋友打算坐在餐館里,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聊聊彼此腦海中的創意。
林奇與弗羅斯特
經紀人克蘭茨也在餐桌上,他想說服林奇以《藍絲絨》為靈感,制作一部美劇。起初林奇并不感興趣,但在經紀人和弗羅斯特的一再勸說下,他決定試試看。
這部作品便是改變電視行業很多規則,至今仍被很多劇迷奉為第一美劇的《雙峰》。
咖啡桌上聊出來的“第一美劇”
決定開始做部劇后,大衛·林奇與弗羅斯特沒有馬上開始創作故事。
像往常一樣,兩人常常約在咖啡店里閑聊。有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一幅年輕女孩的尸體,被沖到岸邊的畫面。
林奇被這個概念深深著迷,并開始圍繞這個簡單的意象,開始延展整部劇的故事:
正片中勞拉·帕爾默尸體被沖上岸邊的一幕
故事發生在美國最北部的一個小鎮上,森林與山脈覆蓋了居民們日常生活的場景,原木風格的建筑隨處可見,還有一座格外醒目的舊式鋸木廠,整體給人既懷舊又現代的時空錯亂感。
弗羅斯特和林奇一起編劇,共同設定了一個外表光鮮亮麗的女孩,內心卻逐漸走向崩塌直至被謀殺的故事基調,并規劃了大概的發展方向。
圍繞這起案件,一位怪異的FBI探員來到這座鎮上,與形形色色的居民產生聯系,每個人心底都留有一些秘密和隱藏的欲望……
故事的骨架搭完后,林奇與弗羅斯特前往美國廣播電視公司(ABC)推銷這個項目。在路上林奇看到一輛車牌上寫著DKL的字樣,這正是林奇全名的縮寫(David Keith Lynch),他預感今天這事兒能成。
林奇的預感是正確的,事實上他們和ABC電視劇部門的負責人查德·霍夫曼就聊了十分鐘就確認先拍一部試播集。
林奇講述了兇殺案如何讓故事充滿懸念,隨著調查小鎮上的人物關系網如何成為故事的重心,還拿出了他們畫的小鎮地圖,清晰的展示每個人物居住的位置,以及故事的大致場景。
霍夫曼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但僅靠十分簡單的劇本和林奇畫的餅很難做出決定。等試播集拍出來,再做出最終的決定。
試播集基本上就是后來觀眾們看到的《雙峰》第一集。剛剛走馬上任的ABC高管鮑勃·艾格十分滿意,但公司內部卻對這部怪誕的劇集充滿了質疑。
為了保住項目,鮑勃把試播集送到了費城,組織年齡不同的觀眾來分批觀看,并填寫反饋卡,絕大部分人給出了好評。鮑勃拿著觀眾的反饋卡成功說服公司,以每集110萬美元的價格訂購7集。
《雙峰》就此誕生。
降維打擊:拍電影的方式拍美劇
那個時候美劇還以傳統的方式制作,出品方會安排各路制片人、編劇、導演、以及幕后人員各司其職,對劇集嚴格把控。
但《雙峰》的拍攝模式卻打破了行業的諸多規則。
林奇在片場為兩位女主角說戲
林奇與弗羅斯特完全按照電影導演中心制的方式來工作,從瞰景到幕后團隊再到選角、現場拍攝,完全是他們兩人說了算。甚至當ABC對某些突破電視尺度的畫面提出警告時,林奇依然我行我素。
而在片場,林奇完全按照以往拍攝電影時的即興方式拍攝。
很多被后世津津樂道的橋段與細節,完全來自林奇在片場的即興發揮,創意與怪趣味不斷的填補了劇本里空白的部分,《雙峰》獨特的異質感正是來源于此。
比如在探案過程中,主角們突然開始對一杯熱咖啡贊不絕口,將甜甜圈堆滿辦公桌上,或是專注于享受口感綿密的櫻桃派,這樣的細節津津樂道,后來成為劇集的標志性場面。
類似這種細節在劇本中雖有提到,但都是一筆帶過,而在實拍中,這些被放大成一種醒目的元素,催生出與緊張劇情格格不入的古怪氛圍。
奠定故事迷幻基調的“紅色房間”,完全源自林奇個人的古怪經歷。
當林奇在片場意外觸碰到被烈日炙烤的汽車外殼時,腦海中閃現出這幅超現實畫面,而標志性的深紅色窗簾則是他個人審美偏好的展示:打小他就對窗簾有種奇怪的偏愛。
而在選角方面,大衛·林奇也依賴自己的人脈和直覺。
主演凱爾·麥克拉克倫由林奇一手挖掘,出道作即是林奇版《沙丘》,馬上又在《藍絲絨》中出演。林奇喜歡他的娃娃臉與活潑個性,稍加調教便是機敏的探員庫伯,豎起大拇指的造型令這位怪品味的探員成為美劇歷史上最經典的形象之一。
林奇為當時的戀人伊莎貝拉·羅西里尼設計了鋸木廠繼承人喬西·帕卡德的角色,但隨著試拍時伊莎貝拉退出,陳沖被推薦到林奇跟前。
林奇對她在《末代皇帝》中的表演印象深刻,很快為她重新為她改寫了人物設定,陳沖被刻畫為來自香港的女繼承人,作為小鎮的外來者,在丈夫死后周旋于各個角色之間。
最關鍵的角色——被謀害的勞拉·帕爾默,在最初的劇本中只是以尸體的方式露臉,林奇為了省錢就想找一位新人來飾演。
當新人演員雪莉·李試鏡的照片洗印出來時,林奇和弗羅斯特驚呆了,即使她真正出場的戲份并不多,但像一個幽靈出沒在整季的故事氛圍中。于是林奇馬上為她安排了另一個角色——勞拉表妹瑪迪·弗格森。
而這一切背后的兇手鮑勃,由劇組置景師弗蘭克·席爾瓦飾演。在其中一場戲的拍攝時,鏡子將他的倒影反射到了鏡頭中,林奇對這個“錯誤”的鏡頭十分滿意,便添加了這個幕后黑手的角色,這個鏡頭也被保留到正片中,還為他添加了戲份。
從不被看好,到“邪典”經典
當《雙峰》拍攝完成時,行業內依然對這部出格的電視劇抱著悲觀的態度。
ABC對自己的項目也沒有信心,將它安排在周四的晚間播出,而這個時間是電視行業默認的垃圾檔期。
有位媒體分析師在看了點映后,也斷言《雙峰》不夠商業化,顛覆了觀眾的觀看習慣,不可能成功。
事實證明,所謂“專家”和“行業”對大大低估了自己的觀眾,也低估了《雙峰》的魅力。
1990年4月8日,《雙峰》試播集播出時,以22%的收視率直接成為89-90年年度的收視冠軍,觀眾覆蓋率高達33%,并成為ABC四年來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從18到49歲的觀眾群,全都給出了罕見高分。
《雙峰》的詭異風格對當時的電視觀眾造成了很大沖擊,可以說在電視熒幕上完全沒有其他替代品可競爭。
ABC總裁羅伯特·伊格事后諸葛亮的表示,周四的播出時間讓該劇成為辦公室的談資,或許在周末來臨前,大家更有興致在茶水間和午餐時聊聊這部出人意料的故事。
誰殺了勞拉·帕爾默,則成為90年初美國人最關心的話題。林奇的即興創作讓每個細節看起來都另有深意,在那個沒有社交媒體的年代,大眾通過在咖啡桌、辦公室、餐桌上的口口相傳,讓各種討論甚囂塵上。
隨著《雙峰》一炮而紅,ABC匆匆續訂了第二季,林奇卻心生退意。他的心思已經不在雙峰鎮上了,《我心狂野》正等著他來執導。事實上當ABC播出《雙峰》第四集的時候,林奇已經在忙著給《我心狂野》做混音。
ABC的高管們接手項目后開始了各種騷操作,首先是將播出時間從周中改到了周末,“茶水間效應”被打斷,沒有人會隔個周末再來討論故事劇情。
這個決策完全為了電視臺的經濟利益,廣告商更樂意在周末為這部大熱作品開出更高報價。
在創作層面,林奇缺席后弗羅斯特也緊跟退出,兩位締造者只保留了制作人的頭銜,第二季的劇情發展、故事細節已經完全被ABC派來的職業編劇、導演們接手。
迫于輿論對真兇的討論愈演愈烈,ABC做出了一個毀掉劇集的決策。
在第二季第十四集——還有八集才完結的情況下,ABC提起泄露了謎題的最終答案:是誰殺害了勞拉·帕爾默。雖然林奇一直堅持,答案必須在最后一分鐘揭曉,但此時他已無暇顧及項目的實際操作。
林奇的退出本就讓劇集的怪趣味驟降,在揭曉真兇后,民間討論迅速降溫,第十五集的收視率慘遭腰斬。ABC宣布無限期停播——這通常意味著劇集將被取消。
ABC的擺爛卻間接“挽救”了《雙峰》第二季,觀眾的注意力開始被喚回到,粉絲們建立了“公民反對取消《雙峰》聯盟”的組織大規模抗議。
最終,ABC找回了林奇來拯救已經千瘡百孔的《雙峰》,但此時只有最后一集可以可由他來操作。
林奇重新掌控的第二季二十二集挽回了《雙峰》的口碑,讓這部神劇得以有個體面的收場,也為之后的前傳電影《雙峰:浴火同行》、時隔多年后的《雙峰》第三季的復活埋下了種子。
對于大衛·林奇而言,《雙峰》只是他導演生涯的一次短暫跨界,卻意外成為電視行業的變革推手,更在流行文化中奠定了永恒的邪典地位。
而對于行業來說,《雙峰》的顛覆性顯而易見,電影化的視聽設計和作者化的個性表達,直接拉高了美國觀眾對于劇集的審美,之后的美國電視行業逐漸開卷:《X檔案》《迷失》《亞特蘭大》《美式哥特》《冰血暴》等精品美劇皆步《雙峰》后塵推出,無一不受其影響。
《黑道家族》的導演大衛·切斯曾表示:“當今任何制作一小時劇情劇的人,若聲稱未受大衛·林奇影響,都是在說謊。”《時代》雜志直接宣稱這是“美國電視史上最令人魂牽夢繞的作品。”
凱爾·麥克拉科倫在小紅書玩的不亦樂乎
35年后,大衛·林奇已撒手人寰,被安葬在好萊塢永恒公墓,令無數影迷劇迷痛惜。
馬克·弗羅斯特此后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創作高爾夫球領域的小說,但最近一部小說還是回到了《雙峰》的故事上,人們問起緣由時,他笑了笑:“我們本想講一個更長的故事。”
“庫伯探員”凱爾·麥克拉克倫則活躍在小紅書上每天發抽象視頻,手中的咖啡還會讓人想起曾經西裝筆挺的FBI探員。
雪莉·李也并沒有隨著《雙峰》成為明星,但她那張在塑料布下蒼白、涂著口紅的、帶著淚痕的臉,成了影史最令人心碎的符號,
美劇的制作方式因流媒體的發展更加高效,卻更加同質化。在這個算法統治的時代,《雙峰》的存在還在提醒我們,真正的魔力,永遠藏在那些無法被數據量化的瞬間里。
上一篇:合作楊冪美貌出圈,新生代小花劉琪锜三部新劇播出,刷臉成效顯著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