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處敲鑼九處有,浙江義烏總能與這個世界上的大小事件產生交集。距離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還有3個多月,大批奧運相關商品訂單不斷涌向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奧運會是否帶來了“潑天富貴”?
義烏老板們表示,“奧運紅利”的確不小,但終究只是一時的。
賽事紅利彌足珍貴
根據義烏海關公布的數據,今年1至2月,義烏對法國出口額達5.4億元,同比增長42%,體育用品出口則同比增長70.5%。義烏商城集團發布的“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則顯示,自3月起,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價格指數連續數周出現上漲。
義烏體育用品行業主要集中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市場。目前有相關經營主體600余家,主要經營球類球拍、體育器材及配件、訓練健身器材、運動防護用具等產品。產品出口到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外向度達70%以上。最近,不少商戶正切身感受到巴黎奧運會為市場帶來的熱度。
冠文球業的女老板陸青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后,自己接到的訂單數量就開始穩步上升,至3月迎來一波小高潮。更讓她感到欣喜的是,過去幾年一度接近停滯的歐洲市場,最近也“動起來了”。一位久未聯系的西班牙客戶,前幾天就剛剛重新與她接上頭,并直接敲定了一批訂單。
陸青表示,大型賽事對于體育用品出口素來有所拉動。對于賽事舉辦地的市場,這種拉動效應最為明顯。而此番巴黎奧運會不僅帶火了歐洲本土市場,連帶與法國關系莫逆的阿爾及利亞等前法屬殖民地國家,市場也驟然升溫,“今年我這里漲勢最明顯的就是阿爾及利亞,定制圖案的足球賣得尤其好”。
“奧運行情”也堅定了義烏老板們進一步走出去的決心。勝派體育在過去幾年將主戰場放在了國內,業務以承接大型商超和學校訂單為主。企業負責人虞如玉表示,近年來大型國際賽事不斷,對于行業的帶動有目共睹,公司有意借此契機重回外貿領域,近期正計劃開拓歐美市場。
除了球類等體育用品,眼下這一波奧運紅利也輻射至旗幟、助威棒、獎杯、獎牌等賽事周邊產品。而一些相對冷門的品類,則成了當下最為熱門的明星產品。
創立于1996年的英銳光學,主營望遠鏡等光學設備。企業負責人陳嘉佳表示,近期訂單較往年同期增長近20%,其中便攜式望遠鏡的增長最為明顯:“望遠鏡雖然是小眾產品,但是根據過往經驗,每逢重大國際賽事,便攜式望遠鏡都會迎來一批訂單高峰。”
從東京奧運會到卡塔爾世界杯,從杭州亞運會到即將舉行的巴黎奧運會,2021年至今,賽事紅利接連不斷。陳嘉佳坦言,當前歐美市場消費持續疲軟,盡管光學設備行業相對冷門且高度垂直,仍然還是無力抵抗大環境的影響,因此這樣的賽事紅利在當前顯得彌足珍貴。
市場仍有想象空間
“2020年全球疫情之初,我們曾經有過一波勢頭猛烈的逆勢增長。僅家用天文望遠鏡這一個品類,銷售額就從3000萬元左右一下子跳到了近7000萬元。但是這波‘宅經濟’的紅利來得快,去得也快,此后便是全球范圍訂單斷崖式的下滑,至今都還沒有完全緩過來。”陳嘉佳告訴記者,自己的一位印度客戶,過去每個月都要采購數百套產品,雷打不動。最近幾年,這位印度客戶每月的采購量則縮水到了十來套。
陳嘉佳表示,歐美市場愈發“難做”已是外貿行業的共識,且目前看來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仍將面臨較大壓力。面對海外消費者不再飽滿的荷包,陳嘉佳如今正通過不斷調整產品設計加以應對,包括近期“奧運題材”的便攜式望遠鏡在內,更多強調產品性價比與功能性。
陸青同樣感受到了明顯的壓力。經濟不景氣,消費品市場仍在“去庫存”階段,采購商對于價格和出貨時機空前敏感,可謂“卷”字當頭。陸青手上的一位巴西客戶,去年底就下了2個集裝箱的訂單,并且如數支付了訂金,卻遲遲不提發貨,直至最近陸青才剛剛開始著手準備首批貨品。
海外市場的“卷”,無可避免地傳導到了義烏。陸青表示,球類行業的價格戰雖談不上全面爆發,卻也始終處于低烈度相持的狀態。而在上一波“世界杯行情”過后,又引來大批新玩家入局,讓行業“卷上加卷”,“我認識一個老板,以前是做咖啡機的,和體育用品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去年也開始建廠做足球了”。
“奧運會四年開一次,世界杯四年踢一次,外貿生意卻每天都要做。賽事紅利自然是個好東西,但是終究不能當飯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戶向記者發出感慨。最近,他所銷售的拍手板和熒光棒也收獲了不少訂單。然而相比眼前的“爆單”,這位老板更關心的還是未來日復一日的尋常生意。
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傳統外貿持續承壓。對于活躍在義烏的外貿商人,以一己之力對抗大環境,顯然不切實際。但是以“雞毛換糖”起家的義烏小老板們從來不缺智慧,更不缺把握機會的能力。“奧運紅利”過后,如何抓住下一個潛在的“紅利”,才是考驗。陳嘉佳告訴記者,自己最近參加了在美國舉辦的一場專業展會,感觸頗多。
在美國參展的過程中,陳嘉佳接觸到了不少戶外、文旅、教育行業的采購商。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她發現,即便是光學設備這樣的冷門品類,依然不乏跨界嫁接至這些領域的可能性。一些采購商甚至在會場上就與陳嘉佳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而撤展時她的展位所準備的樣品也已全部售罄,這令她備受鼓舞。
“市場不景氣是現實,生意難做也是現實。但是想象空間還在,機會也還有。”陳嘉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