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賞春花、品春茗、嘗春鮮……最是一年春好處,蜀山“春日經濟”正不斷升溫,政府、商家主動把握消費規律,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讓“春日經濟”熱力十足!
公園、景區內,鮮花“持續上新”,“賞花+”創造旅游新場景,吸引全城目光;
春菜春茶搶“鮮”上市,農業基地、批發市場、超市零售消費旺盛,市民樂享“舌尖上的春天”;
商圈、商貿街區展陳靚麗一新、春意盎然,多元消費場景與時俱進融合煥新,“首店”人氣火爆……
旺盛的春日經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雙向奔赴”。即日起,“蜀山發布”推出系列報道,呈現全區消費場景煥新、群眾消費信心,和消費市場涌動的活力與動力。
祥源·幸福農場櫻花燦若云霞,
小嶺南油菜花金黃明艷,
植物園郁金香婀娜多姿……
春風拂過,
蜀山春花漸次綻放,
“賞花地圖”持續上新,
吸引游客赴春日之約。
市民在合肥植物園櫻花林中拍照打卡。
各景區依托生態資源優勢,
“賞花+”融合業態花樣翻新,
延長賞花產業鏈,
為消費注入蓬勃動能,
讓春日“顏值”變為經濟“產值”。
初春后,氣溫回升,位于蜀山區小廟鎮的小嶺南進入了色彩斑斕的時節,綠油油的麥苗、金燦燦的油菜花、粉嘟嘟的杏花。春光旖旎、花團錦簇滋養起來的自然氛圍感,受到市民“一日游”的青睞。
小嶺南油菜花金黃明艷,吸引游客前來打卡。
“這里的風景很美,可以一邊賞花一邊前行,讓遠足不再枯燥。”4月1日,衡安學校1600余名師生團隊從學校出發遠足到小嶺南,為當地的經營戶帶來了消費增長點,僅飲品便達到一萬余元收入。“3月份以來,到小嶺南自駕、研學、團建的團隊絡繹不絕,帶動了景區餐飲、民宿的消費活力。”小嶺南運營機構負責人張坤明表示,春季是景區旅游旺季之一,高峰時期一天需接待五六百人的團隊。
小嶺南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研學課程,深受中小學生們的喜愛。
賞花經濟始于花,卻不限于花。據其介紹,為了延長游客駐足觀賞時間,景區從單一賞花融入精致露營、圍爐煮茶、戶外燒烤、農田認領等新潮體驗,創新開展草坪婚禮、單位團建、研學游。不僅如此,景區還結合春季時令蔬菜,推出蒿子粑粑、野菜團子、紅燒春螺、炒地皮等特色菜,用新鮮水靈的春菜為游客帶來春天的味道。賞春體驗不斷升級,帶動了“賞春經濟”迅速升溫,今年3月份,小嶺南營業收入近50萬元,環比2月份增長20%。
眼下,正是賞櫻的最好時節,祥源·幸福農場里2000畝的櫻花含笑吐蕊,1500畝的海棠花也艷紅嬌嫩,匯成一片粉色海洋,成為蜀山春景“頂流”。“目前園區種植了10萬多株50余種櫻花,包括一葉、白妙、關山、松前早咲、雨晴垂枝等珍稀品種,一到春天很多市民慕名來觀賞。”祥源·幸福農場副總經理胡澤華向記者介紹,雖然園區是免費對外開放,但因受到市民的喜愛成為網紅打卡地,也提高了苗木銷售效益,2023年銷售額達到800余萬元。
市民流連于祥源·幸福農場櫻花花海中。
“春天與漢服到底有多配”“感覺把春天穿在身上了”……開春以來,劉園·古徽州文化園因其獨有的風雅韻味吹起了“國潮風”,大批穿著漢服的游客沉醉于粉墻黛瓦、亭臺樓閣不知歸處。“景區從春節檔開始主打國潮風,不斷適應游客追求深度文化體驗的新需求。”劉園負責人陳春云介紹,4月6日景區將舉辦“花朝踏青”活動,通過花神比賽、同袍跳蚤市場以及投壺、插花、射箭、點茶等游藝項目,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場景,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景區的魅力。
在劉園·古徽州文化園,游客穿著華服沉醉其間。
除了旅游景區,蜀山的各大公園里也游人如織,遛娃、拍照、露營……看著滿眼綠色,看著肆意奔跑的孩童,待到落日晚霞掛在天邊都不覺得煩悶。“這幾年身邊的綠色休閑空間越來越多,方便了我們這些‘上班族’賞春。”在置地廣場上班的張璐和同事經常利用午休來到天鵝湖公園飽覽春色。市民的出行游玩,往往會到周邊的美食、飲品、文創、商業綜合體等消費場景“順路消費”,推動了新文旅新消費的增長。今年3月份,全區旅游人數達96.02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28億元,環比2月份增長10%。
市民徜徉在公園花海中。
下一步,蜀山區文旅局將不斷打造新供給、新場景、新模式,挖掘區域名優特色,拉長“賞春經濟”產業鏈,提升賞春經濟的底色和成色,助力消費“四季常青”。
來源 | 熊俊焜 張洋 詹偉偉 葛慶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