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轉世”的二手手機號“前世記憶”的問題,晶報記者分別采訪了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并獲得了書面回復。運營商回應,對于回收的手機號碼,他們都有設置90天的冷凍期,但對于這些號碼曾經在網上遺留的“痕跡”,三大運營商表示,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建議新聞媒體予以廣泛關注,并呼吁有關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中國移動:
已與騰訊、阿里巴巴建立協同機制
“客戶將本手機號碼留作銀行及其它服務行業的聯系電話,或用作第三方業務的認證捆綁電話時,應在申請辦理本手機號碼的銷戶前主動變更所留存的聯系電話號碼或解除捆綁關系。本號碼因客戶欠費導致被我公司注銷,或客戶主動申請注銷前未主動變更或解除綁定關系時,號碼被注銷后客戶將無法收到相應的通知信息或可能無法使用所捆綁的第三方業務。”中國移動深圳分公司表示,由于手機號碼資源的稀缺性,當用戶所使用的號碼銷號之后,會先經過一段時間的凍結,然后重新發放給新的用戶使用。按照我國《電信服務規范》要求,號碼凍結時限為90日。
已銷戶手機號碼重新放號前,原有的中國移動相關業務均會徹底清理。但號碼與其他第三方賬號的綁定關系,運營商并不掌握。在新用戶入網協議中,對號碼可能回收重新放號有相應說明,并提醒用戶如不再使用號碼,應提前解除第三方賬號綁定關系。
為減少銷戶手機號碼第三方賬號綁定關系未清理給客戶帶來的困擾,移動公司主動搭建了銷戶號碼數據開放平臺,并與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建立了協同機制,由對方清除銷戶號碼與賬號的綁定關系。“深圳移動提醒廣大用戶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銷號前應主動將手機號與各類賬號尤其是金融類賬號解綁,避免賬號被盜用造成經濟損失。”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聯通:
無法將用戶信息與其他機構共享
中國聯通深圳分公司也表示,對于銷戶或欠費號碼回收后,凍結90天并清理相關聯通增值業務后才會投放市場使用,凍結期結束后進行號碼釋放,視為普通號碼進行管理和銷售。對于實名制是否能有效解決此類問題,該公司表示,工信部對實名制的規定,主要是用于解決實際使用人必須為本人真實使用的問題,并非主要用于解決二次放號手機號被錯誤呼叫、注冊賬號難等問題。
根據中國聯通靚號管理辦法規定:“靚號僅限于本人的個人通信,非本人使用或二次轉售等因違反國家實名認證的相關規定改變號碼用途的行為均視為違反約定的行為”。聯通靚號在新老用戶的自愿情況下,可雙方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到營業廳辦理過戶。聯通表示,目前暫無法律法規對靚號買賣的平臺進行明確規定,同時,建議市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針對銷戶號碼,我司會定期清理回收號碼的相關增值業務,包括:聯通公司自有增值業務(如炫鈴、沃TV等)和騰訊系應用的增值業務。”對于在支付寶、微博等第三方互聯網平臺上注冊的賬號,聯通表示無權處理,建議新機主直接向第三方企業的客服咨詢解除綁定的相關信息。“同時,為保護用戶隱私、避免信息泄露,建議前任機主在號碼銷戶后及時注銷相應平臺的賬戶,或解綁原手機號碼。也建議新聞媒體予以廣泛呼吁。”聯通表示。
據了解,根據《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第六條“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負責”、第九條“未經用戶同意,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規定,電信運營商無權對用戶號碼進行共享。聯通對此表示,正因如此,無法將該信息與其他機構共享。
“我們也建議新聞媒體持續關注,呼吁有關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呼吁廣大用戶,為了自身信息安全、保護個人隱私,如有變更手機號碼,請及時更新相關聯的銀行賬戶、購物平臺等的號碼信息。”
中國電信:
機主必須自行解綁
方能徹底解決問題
客戶使用移動號碼,如已無需求,由客戶到營業網點進行注銷申請,辦理注銷業務,根據規則,號碼注銷后將進入三個月冷凍期,三個月后號碼可以分配給新用戶使用。
對于目前正在實施的手機實名制能否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中國電信表示,手機實名制解決的是電話用戶信息實名登記,機主變更后信息在運營商是同步更新的,但上述問題是銀行、電商等第三方互聯網公司的信息未同步更新,因此不能解決。
電信表示,該公司沒有所謂靚號買賣這項業務,根據電信相關條例,號碼資源屬于國家資源,不得買賣。號碼轉移(過戶)是新老用戶自主行為,相關的責任和義務由雙方約定并自愿轉接。電信方提供過戶業務,新老用戶雙方必須本人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到營業網點進行產權變更實名登記。
如果前任機主沒有解綁手機號綁定的賬號(微信,支付寶,微博等等),導致新機主無法注冊,對于這類問題,電信表示,無法徹底解決。機主個人必須樹立號碼使用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及時更新第三方平臺賬號綁定的個人登記信息,方能徹底解決該問題。
至于市民擔心的不良記錄是否會轉接到新任機主的問題,電信表示,如前機主使用手機產生惡意欠費或涉及騷擾、詐騙等不良行為記錄,相關的記錄將與該機主的身份信息(身份證件號碼)掛鉤,與所使用號碼無關,不影響新用戶。
晶報記者 王子鍵/文
金羽澤 實習生 王瑞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