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wǎng)訊(通訊員李世居趙蛟龍王東海)3月20日,在“二月二”龍?zhí)ь^前一天的日子,大荔縣羌白鎮(zhèn)阿壽村村民敲鑼打鼓、花苫鼓開道,恭恭敬敬把做好的50多件花饃送到村上的藥王廟。
在賽花饃現(xiàn)場,見到了如今已72歲的花饃傳承人張?jiān)孪憷先耍龌x已有40年的歷史。90年代后期她和村上的幾個巧婦們創(chuàng)作的《藥王廟》面花,氣勢恢宏,古樸趣拙。
是其按藥王廟建筑形狀,逐件生捏熟蒸,后組裝成一體,對廟門的戲樓、廟門樓、廟門兩側(cè)鐵旗桿、牌樓、石獅、前后殿、萬人傘的宏大作品在省、市、縣大賽中多次奪魁,被稱為“中國一絕”并在省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專題報道。如今,在村上這些老人的帶動下,中年和年輕的婦女們也慢慢學(xué)會了做花饃,后繼有人。
阿壽村每年的二月二廟會做花饃都是提前幾天,全憑阿壽村的南社、北社、西社、東社“四個社”的婦女巧手們經(jīng)過精心揉捏,做出有關(guān)紀(jì)念藥王孫思邈的面花,如藥王洞、藥葫蘆、花轎、蝸牛山、藥王戲樓、牌樓、獅子、守門虎龍柱、花供石榴饃等多種花饃,今年又出奇的做了個綿羊吃草的作品,受到群眾的嘖嘖稱贊。
花饃在蒸好后,都是在二月二的頭一天送到村上的藥王廟賽花饃,同時,全村人都要齊聚一起到村口迎神水。
“神水”是在農(nóng)歷二月二前,村上都要派人從200多里以外的耀縣藥王山取“神水”,傳說取回來的水能治百病,虔誠的取水人一直將“神水”帶回阿壽村西的王家店廟,形成了多年的廟會,也是農(nóng)民群眾一種文化寄托和精神的向往,從而活躍了當(dāng)?shù)厝罕姷奈幕睿尭黄饋淼睦习傩諢釤狒[鬧趕了一場廟會。
大荔縣阿壽村藥王廟會賽花饃
72歲的張?jiān)孪憷先俗龌x已有40年
大荔縣阿壽村藥王廟會賽花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