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日,決定未來石油產量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會議召開,在市場及分析機構預料之內的是,OPEC+同意將此前的減產協議延長至2025年底。市場人士指出,歐佩克+會議結果未過多超出市場預期,對國際油價的影響短期內有限。目前市場對國際油價的關注點將逐漸轉向需求端,一旦季節性需求回升、庫存下降,國際油價可能會上漲。
延至2025年底
根據聲明,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等8個OPEC+成員國決定把2023年11月宣布的日均220萬桶的自愿減產措施延長至今年9月底,此外還把去年4月宣布的日均165萬桶自愿減產措施延長至2025年底。
同時,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間,上述8個產油國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逐步退出22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
自2022年底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以俄羅斯為首的OPEC+已經進行了一系列大幅減產。
截至會議前,OPEC+成員國總減產586萬桶/日,約占全球需求的5.7%。減產包括OPEC+所有成員國200萬桶/日,9個成員國第一輪自愿減產166萬桶/日,8個成員國第二輪自愿減產220萬桶/日。原本此輪減產至6月底到期。
中信期貨商品研究部副總監桂晨曦表示,歐佩克+對于高油價的需求仍然存在。6月2日,沙特阿美啟動股票增發,計劃融資約120億美元,以滿足政府支出增加帶來的財政赤字。而其余開支則主要來自石油出口收入,因此減產挺價仍是目前主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會議的進程可謂一波三折。包括伊拉克、阿聯酋和俄羅斯都曾暗示過考慮增產,不計入配額的伊朗宣布批準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石油產量從360萬桶/日提高到400萬桶/日。原定的會議時間被推遲一天,主要來自自愿減產國家的能源部長飛往沙特首都利雅得磋商具體生產計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歐佩克+此舉旨在進一步支撐油價的同時,放松一些成員國(如阿聯酋)的產量限制,阿聯酋5月曾稱原油產能提高至去年的水平,并希望使用部分閑置產能。
新加坡Vanda Insights公司創始人Vandana Hari表示,市場原本并未預期歐佩克+將在10月份開始逐步取消減產,該協議應有助于維持內部團結,長期持續不對稱的減產可能會成為摩擦的根源。
短期提振有限
由于貨幣政策和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國際油價在本次OPEC+重磅會議前徘徊于近3個月低位。在經歷了年初通脹超預期后,美聯儲認為利率需要比之前預期的更長時間保持穩定。這對油價來說是利空的因素,因為更高的利率通常會抑制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并使美元走強。
面對全球需求增長不溫不火、貨幣政策壓力和競爭對手產量不斷上升的情況,延長減產能否穩住徘徊于3個月低位的國際油價?市場分析機構均認為,該結果屬于意料之內,對原油期貨的價格提振有限。
消息傳出后,6月3日,國際原油價格開盤后震蕩走跌,后有所回升。截至北京時間晚8點,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微漲0.07%至77.05美元/桶,英國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微漲0.11%至81.17美元/桶。與4月中旬年內高點相比,國際油價目前跌幅約10%。
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原油研究主管Jim Burkhard認為,歐佩克+延長減產在預料之中,因此減產聲明本身不太可能長期影響油價,但延長減產增加了原油庫存在夏季下降的可能性,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提振油價。一旦季節性需求增加、庫存下降,油價可能會上漲。
高盛分析師Daan Struyven領導的團隊在報告中則表示,此次歐佩克+會議對油價來說是不利因素,在原油庫存意外增加之時,8國已經概述了它們將如何逐步退出減產,布倫特原油可能會跌破75—90美元價格區間。但高盛在報告中也強調,如果市場表現疲軟,需求達不到OPEC+的預期,那么減產計劃將難以為繼。
需求在望
接下來的夏季傳統消費高峰期對于油價走向至關重要。金聯創原油分析師奚佳蕊指出,眼下全球開始進入石油消費旺季,但從近期數據看,美國汽油消費較為疲軟,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前夕,美國燃料日均需求卻同比下降了1.4%。
奚佳蕊認為,今年三季度開始,原油供應將逐步增加,四季度或為全球原油市場的轉折點,原油供應壓力將開始遞增,近一年來支撐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已無法對油市繼續形成強勁支撐。
而需求端上,因煉廠開工率偏低,汽油季節性需求提振尚未到來,汽油裂解短期出現大幅下跌后企穩,但旺季需求仍可預期。南華期貨認為,油價短期不具備崩盤基礎,因OPEC+會議結果不及預期,短期供應縮減進入四季度逐漸寬松,但市場看漲情緒受到一定壓制。
OPEC+月報預測,今年石油市場需求將增加225萬桶/日。相比之下,國際能源署(IEA)則認為,消費需求增長僅有106萬桶/日。此外,摩根大通表示,從4月底到8月底,全球石油需求將加速增長250萬桶/日,同期全球煉油廠產量將增加400萬桶/日。根據需求前景,繼續看好2024年第三季度的油價表現。
桂晨曦認為,歐佩克+減產和美國產量停滯現狀大概率維持,中美經濟進展對油品需求影響仍具有不確定性。此外三季度拜登選舉前夕對控通脹和穩油價的政治訴求可能達到高峰期,或將影響輿論傾向和原油情緒。
正信期貨也表示,由于OPEC+延長減產為預期之內,會議結果并未對原油起到明顯支撐,整體市場利空大于利多,油價短期承壓。但另一方面,汽油需求旺季即將到來,對油價仍有支撐。
宏源期貨首席能化研究員詹建平認為,整體來看,原油的主要矛盾將逐步回歸基本面及宏觀,地緣因素逐步淡化為風險點,宏觀上主要經濟體溫和復蘇,中美經濟周期有望共振向上,基本面上美汽油進入需求旺季,成品油需求在下半年有一定支撐,加上整體原油即成品油庫存偏低,對于下半年油市仍然看多;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整體原油低庫存與歐佩克+減產仍將繼續為油價提供支撐。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