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漫展上有什么事物最吸引人,那肯定就是參加活動的coser小姐姐和小哥哥們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喜歡才加入到了這個大家庭,為了參加漫展,給大家展現自己喜歡的二次元角色,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裝扮自己,甚至還要自費購買cos服裝和道具。
可就是這樣一群為愛發電的coser,卻總是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從漫展coser這個群體進入大眾的視野,距今為止應該差不多有二十多了,打從一開始就有人對coser這個群體有著很多的負面評價,甚至還給他們安上了“奇裝異服,怪小孩”的負面標簽,更有甚者連coser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誤解他們是一群不學無術的混子。
不過,在那個網絡社交還不算特別發達的年代,有這樣的誤解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是一個圈子里面的人,而且二次元文化在那個時候確實有點太小眾了??墒嵌嗄赀^去了,現在很多人對于coser這個職業依舊有很多的誤解,只不過原本那些奇裝異服,怪小孩的標簽變成了更為敏感的“福利姬”。從這些標簽上我們不難看出當今社會對coser群體的認知變遷,也揭示了更深層次的文化沖突與價值觀念的碰撞。
其實表面上看這是對于coser的批判與誤解,實則這是年輕人和老一輩人的觀念沖突,在老一輩人的眼中,動漫和游戲都是被視為玩物喪志的象征,再加上這種事物的主要起源是來自于日本,所以在大人們看來cosplay就不是啥好東西。
他們認為孩子們參與到cosplay活動中既費錢也會影響學業,認識的人也都是社會上那種不務正業的家伙。當然,目前這樣的觀念隨著社交媒體的一些正面報道已經有了一些轉變,但還是有部分的家長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參與cosplay活動。
畢竟網上對于coser的報道也不全是正面的,近年來,“福利姬”一詞與cosplay之間的聯系可謂是相當的密切,雖然圈內人都知道福利姬與coser的差別,可是對于那些老一輩人來說,這兩者并沒有任何的差別,只是名字不同罷了。
說實在的,起初我還沒入圈的時候,對于這兩者也沒有多少的認知,甚至認為福利姬是一種美化的詞語,也是后來才知道的所謂“福利姬”,是指那些穿著暴露、以性感為賣點的coser,所謂“福利姬”,是指那些穿著暴露、以性感為賣點的coser。
就目前來看漫展coser們所遭遇的種種誤解和標簽,實質上反映了社會文化沖突與價值觀念的碰撞。一方面,cosplay作為一種新興文化形式,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它不僅能夠讓年輕人釋放壓力、展現個性,還能促進文化交流與理解。然而,另一方面,由于cosplay文化的起源、表現形式以及部分負面現象的存在,使得它在主流社會中始終難以獲得廣泛的認可和接納。
此外,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群對cosplay文化的看法也存在顯著差異。中老年人往往持保守態度,認為cosplay過于夸張、低俗;而年輕人則更加開放包容,將cosplay視為展示自我、追求夢想的一種方式。這種觀念上的差異也加劇了cosplay文化的爭議和誤解。
不過,我相信這些誤解和負面標簽,在未來的日子里cosplay文化將能夠擺脫負面標簽的束縛,以更加健康、積極、多元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公眾能夠摒棄偏見和誤解,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來理解和接納這一新興文化形式。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來理解和接納這一新興文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