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在短劇、爽劇風靡的當下,年代劇卻逆勢而上,市場地位也越來越穩。
從2021年的《覺醒年代》《山海情》開始,年代劇幾乎每年都會出兩三部精品,幾乎也都包攬了當年的年度劇王。
背后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
這幾年,受大環境影響,人們的壓力很大。
而年代劇因為貼近生活、溫馨治愈的特點,就成了大眾的精神良藥。
劇中看似不討喜的“慢”,也逐漸變成了一種情感剛需。
門前一洼水,我作五湖觀,小人物的故事也有大智慧。
今天,皮哥就結合口碑,帶大家盤點一下過去3年最好的10部年代劇。
下面,我們從第十部開始說起:
第10名:《北上》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3/2025年
2025年央視的開年大劇。
徐則臣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改編,《父輩的榮耀》《警察榮譽》的編劇趙冬苓操刀,《追風者》導演姚曉峰執導,一部濃濃煙火氣的年代劇。
全劇以“大運河”為題材,講述了六戶人家的變遷史,讓80后、90后的朋友瞬間找回了童年記憶。
劇中的年輕人,從花街來到了北京,度過青澀歲月,也歷經北上艱難創業,榮辱過后,他們重回花街,找回人生的意義。
無論是街邊攤位升騰的熱氣,小販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還是路人臉上洋溢的笑容,以及劇中兩小孩做糖稀的細節,都讓我們重溫了世紀初質樸美好的生活。
劇中兩個演員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主演白鹿。
第二集一出場,顛覆了她之前在古偶劇中的造型,剪短發,差點沒認出來,身上洋溢出一種蓬勃的生命力。
其中當她得知好友相繼離開北京求學,自己獨自留在老家,她沉默12秒,用抿嘴、眼神閃躲來傳遞人物感情,這段無實物表演讓人看到了她的演技。
另一個就是胡軍。
劇中他飾演一位喪妻的父親,把失意落魄的中年男人演絕了,絕對是影帝級別的表演。
目前,《北上》已經順利收官。
累計15次獲得了全網收視日冠,全網有效播放量突破了8億,是開年第一爆款。
可惜它的豆瓣評分只有7.3分,被遠遠低估了,劇荒的朋友不妨一看。
第9名:《南來北往》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4/2024年
去年,愛奇藝推出這部開年劇,原本想打造成《人世間》那樣的爆款。
卻因為主演在春晚上的連帶影響,蒙上了一層陰影。
相比傳統的年代劇,這部劇發生在疾馳的列車上。
年輕乘警汪新和老刑警馬魁一起經歷了蒸汽機車、電力機車、動車高鐵時代,他們出生入死,反扒、打拐、緝毒、巡線、守護、打擊盜搶騙、掃黑除惡,結下了深厚的師徒情誼。
而下了列車,迎接他們的是人情冷暖和世間百態。
這就是一部鐵路版的《警察榮譽》,熱熱鬧鬧,很適合過年看。
東北話自帶過年buff,第一集的“我回來了,你可以喜歡吃肉了”,瞬間把家的氛圍帶出來了。
全劇一共有三個大案子,貫穿其中的還有一堆小案子。
師徒二人從不相識,到最后一集的生死離別,讓人為之動容。
不過播出后,最鮮活的角色卻是姜妍飾演的姚玉玲,這個角色讓人看到了人性的復雜面。
姚玉玲一開始和汪新談戀愛,汪新蒙冤被撤職,她立刻分手,冷血無情。
后來和大力戀愛,朝三暮四,對愛情不忠。
之后包庇罪犯賈金龍,這是不法。
這么一個復雜的女人,多年后落魄到在哈城賣燒烤養兒子。
當大力帶著漂亮老婆光顧她的燒烤攤,當年的情人久別重逢,兩人都有百般滋味在心頭。
姚玉玲轉身離開,眼含熱淚,作為觀眾一點也恨不起這個女人。
因為這個角色,整部劇在溫馨之余,也多了幾分深刻,讓人回味。
第8名:《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0/2024年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句話用來形容《大江大河》三部曲再合適不過了。
第一部2018年,第二部2020年,只間隔了兩年,很多人追著看完非常感動,特別是第二部結尾,宋運輝虎落平陽成了很多人的意難平。
但第三部出來已經是2024年了,某作家說過,很多東西就在我們念念不忘中給忘記了。
還是原班人馬,還是熟悉的劇情,可是再也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了。
甚至前兩部的劇情已經忘了七七八八了,最終篇很難續上了。
再加上第三部播出時剛好和《繁花》撞檔,人氣上也輸了一籌。
這使得最終篇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
但皮哥倒覺得,第三部從完成度上著實不錯。
宋運輝這條線穩住了,也順利回到東海廠接任廠長;
雷東寶和楊巡那兩條線略微有些崩,整體結局還是讓人振奮的。
要知道,這個系列改編自小說,原著小說到后期已經變成了情愛小說被人詬病。
電視劇能在沒有文本的支撐下給三位主角一個完整的結局,非常不容易。
毫不夸張地說,《大江大河》三部曲就是這個時代的《平凡的世界》,宋運輝就是理工男的終極夢想,很多人就是在生活遭遇挫折的時候看這部劇來汲取力量。
六年三部曲,宋運輝3.0讓人看到的不只是時代浪潮下個體的努力,還有中國企業40多年的艱難探索,從格局上,它要勝過《繁花》。
前兩部豆瓣評分都是8.8分左右,第三部只有8.0分。
如果它能早點和觀眾見面,分數一定會更高。
第7名:《風吹半夏》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2/2022年
趙麗穎活成了影視圈的清流。
非科班出身,但卻形成了自己一套表演方法,共情能力很強;
一張圓臉,在錐子臉遍地的娛樂圈,辨識度很高,觀眾緣極好。
早年在流量時代,她拍出了《杉杉來了》《花千骨》《知否知否》等年冠級作品。
質量不說頂級,但沒有一部拉胯的。
后流量時代,她又是85花里轉型最成功的,演了很多主旋律年代劇,這部《風吹半夏》就是代表作。
很難想象,她頂著一張小媳婦兒的臉,卻在劇中演了一個女強人,但最后的效果卻非常棒。
這是一部年代劇,更是一部創業爽劇,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許半夏(趙麗穎 飾)與童驍騎(歐豪 飾)、陳宇宙(黃澄澄 飾)三人白手起家,最初以收廢鋼鐵為業務,進入鋼鐵行業。
許半夏憑借其獨到的眼光和果敢的個性,在男人扎堆的鋼鐵行業里披荊斬棘,闖出了一片天地。
很多人看完這部劇,吐槽主角發家史太魔幻了。
她留在俄羅斯抓騙子,從騙子那里收購了大量廢鐵,然后就事業起飛了。
進入鋼鐵行業,前期靠兄弟穩住討債的人,一直憋到鋼材漲價賣出去實現盈利,最后一步步收購了鋼鐵廠,賺了2000萬。
但皮哥想說,這恰恰真實反映了那個時代。
90年代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一大批沒文化的普通人,就靠著敢想敢干下海,然后就混出來了,本質上就是吃到了時代的紅利,現在已經沒有了。
這部劇改編自阿耐的小說《不得往生》。
年代劇的外殼,爽劇內核,幾乎每一集都有爽點,看小人物的上位史還是很刺激的。
豆瓣開分8.4,現在穩定在了8.2分,是一部解壓好劇。
第6名:《父輩的榮耀》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2/2023年
因名字被耽誤的好劇,豆瓣8.7分炸裂開局。
導演是拍過《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康洪雷。
編劇是寫過《警察榮譽》的趙冬苓。
演員方面,郭濤、劉琳和張晚意,新老組合,基本是《父母愛情》和《覺醒年代》的混搭。
擅長拍攝軍旅題材的康導,這次用細膩的筆觸,帶著觀眾走進了90年代的東北林場。
上世紀70年代,“共和國長子”東北為全國貢獻了一車又一車的木材。
這部劇的開頭,就是從伐樹鏡頭來切入。
康導回憶,劇組開拍前曾經深入吉林林區體驗,觀察基層林業工人的真實生活,還進行了培訓學習,這才讓整部劇呈現出了真實的質感。
很多人評價,這部劇比《人世間》還寫實。
那個年代的東北,繞不開的話題就是“下崗”。
全劇開始的年代是1997年,剛好是下崗潮到來的前夕。
林業局發不出工資,采伐不需要那么多人,一時間人心惶惶。
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顧長山(郭濤 飾)和那存花(劉琳 飾)在已經有兩個孩子的情況下,又接納了三個工友的孩子,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
一出出悲喜劇就由此得來。
放在整個年代劇里,這部劇就是“好劇不火”。
相比《人世間》,劇中的角色更接地氣,沒有“我的省長岳父、我的高官忘年交”這類離奇劇情。
相比《大江大河》,苦難感更重,少了小人物往上爬的爽感。
相比《漫長的季節》,完成度又差一些,前20集很精致,后10集開始硬上價值。
所以最終它的分手跌到了8.2分,實在可惜。
第5名:《小巷人家》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3/2024年
去年年底推出的年代劇,主打一個溫馨治愈。
這部劇聚焦在國企分房、高考恢復等大事件,又有婆媳矛盾、夫妻關系等小細節。
最難得的是,它沒有苦大仇深的宏大敘事,講的就是小巷人家的家長里短。
其中宋瑩和黃玲這對閨蜜最打動人心。
在平淡的日子里,兩個人相互照應,你是我的三冬暖,我是你的春不寒,看著實在舒服。
表演最出彩的,當屬閆妮。
大家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武林外傳》的佟掌柜。
殊不知她的演技早已日臻純熟,本劇就是一次徹底的綻放。
她飾演的黃玲不是一個大開大合的角色,喜怒哀樂都藏在不動聲色中,表演時就需要調動微表情,來展現角色復雜性。
一開始黃玲沒資格上桌吃飯,她沒有當場發飆,而是事后心平氣和地告狀,玩笑中藏著鋒芒,讓人暗爽。
但面對宋瑩的情感困惑,她又說,婚姻如果沒有非離不可的理由,一定要忍。
兩家人過年,宋瑩因為丈夫被舉報丟了魂兒,她主動成為氣氛擔當,一掃之前的隱忍。
送別宋瑩時,又故作輕松,讓人動容。
還有房子要被騙時,她立刻化身福爾摩斯,分析其中利害。
妻子,兒媳婦,好姐妹,獨立女性。
閆妮通過表演展示了這個角色不同的側面,最后又凝聚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
別人看的是劇,我看的是閆妮的個人表演秀。
第4名:《人世間》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4/2022年
《人世間》是過去十年里,熱度最高的年代劇。
2022年春節央視播出,打破了央視塵封5年的收視紀錄,也成為愛奇藝首部熱度破萬的年代劇。
本劇改編自梁曉聲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作品。
一般小說改編電視劇,總會缺少神韻,但是這部劇改編得甚至比小說還要出色,讓大眾深深共情了。
全劇就是一部平民的史詩,聚焦東北周家三兄妹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來反映整個時代的發展大變局。
老三周秉昆,代表了大多數普通人。
家里最沒出息的孩子,但卻陪在父母身邊,這樣的人是用來報恩的。
二姐周蓉,名牌大學生,卻染了一身文藝病,到處作妖,極度自私。
最后偏偏還有男神接盤,很多人被這個角色氣得不行。
大哥周秉義,一直當高官,卻兩袖清風,弟弟都活不下去了都不肯幫忙。
這樣一個光偉正的角色,按理說很不討喜,但是辛柏青卻演繹得很讓人信服。
特別是在光字片的演講戲,展現了強大的臺詞功底,讓整個角色穩穩立住了。
全劇一共58集,前39集演進了觀眾心里,但是自從周家父母去世后,后勁兒沒有跟上,受到很多人的批評。
但幾年過去了,它還是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分數不跌反升,定格在了8.4分。
能讓人回味的劇,即使有一些瑕疵,依然是時代的經典。
第3名:《曾少年之小時候》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6/2023年
相比前面那些熱播劇,這部劇顯得有些小眾,豆瓣上僅有2萬多人打出了8.6的高分。
雖然全劇沒有明星大腕,但卻演出了我們一代人的青春。
簡單來說,這就是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講述的是胡同里少男少女的青春。
不過嚴格說來,這部劇是小說《曾少年》改編,小說出版時,還沒有那部韓劇呢。
劇中謝喬迷戀安妮寶貝的片段,讓我們想起學生時代看言情小說的歲月。
而四合院里氛圍也讓人淚奔,跳皮筋、捉迷藏、丟手絹、老鷹捉小雞,哪一個不是兒時的回憶啊。
全劇最大的腕兒是關曉彤和張一山,他倆飾演長大后的謝喬和秦川。
但客觀來說,不如小時候的小演員演得真實自然。
這么好的劇就是不火,當年一起看小說的那些人,你們過得還好嗎?
第2名:《繁花》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7/2023年
當王家衛俯下身,從電影詩人變成時代說書人,國產劇的創作邊界拓寬了。
霓虹光影、慢鏡頭雨水、對稱構圖……
王家衛將自己的電影美學移植到了電視劇創作中,讓90年代的上海化身賽博江湖,黃河路上,霓虹燈下,主角登場,商戰暗涌。
阿寶從一個逍遙的少年變成商場梟雄,胡歌這一次用松弛的滬語臺詞和靈動的肢體語言,演出了上海男人的體面和野心。
劇中阿寶和爺叔的師徒情,堪稱海派智慧的薪火相傳。
李李的老辣、汪小姐的嬌嗲、玲子的市井氣,共同拼湊出了一個男人的欲望圖譜。
王家衛的極致化表達也引來爭議,有人說他形式大于內容。
但這何嘗不是一次勇敢的影像冒險,沒有劇情光靠鏡頭語言也能講故事。
這部劇一共兩個版本。
滬語版原汁原味,但提高了追劇門檻,普通話版又失去了一些味道。
為了進行美學處理,阿寶的發家史、外貿談判的細節被弱化處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時代厚重感。
但當鏡頭掃過熱氣騰騰的排骨年糕,當《偷心》的旋律在和平飯店的旋轉門響起,我們知道國產劇流水線式的枷鎖被打破了。
第1名:《漫長的季節》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9.4/2023年
這部劇明面上是一部犯罪懸疑劇,但導演辛爽以“東北文藝復興”為底色,拍出了自己的傷痕文學,完成了三重突破。
其一是表演上的突破。
范偉一如既往地交出了影帝級別的表演,王響的執拗和溫柔,在他的出租車方向盤上四散開來。
秦昊增肥20斤,用油膩發型和齙牙演出了彪子的悲喜人生,也致敬了范德彪;
馬德勝的拉丁舞,跳出了人生的豁達與自洽。
其二是敘事魔法。
全劇一共三條故事線:97年的碎尸案,98年的下崗潮,16年的救贖之路。
三條線相互交織,形成了命運蜘蛛網。
玉米地里追兇、火車鳴笛、維多利亞歌舞廳等意象,串聯成了東北工業巨輪沉沒的時代安魂曲。
其三,懸疑題材的升維。
碎尸案只是影子,真正解剖的,其實是計劃經濟轉型期的集體陣痛。
誰是兇手也不再重要。
當王響對著疾馳火車上的年輕自己,喊出“往前看別回頭時”,當《再回首》的旋律響起。
20年的時代郁結轟然釋放,觀眾的情緒也得到撫慰。
相比上一部《隱秘的角落》的獵奇,這部劇更加悲憫,用幽默化解了苦難。
彪子的鴿子哲學,馬德勝的拉丁舞,邢三兒的尿袋,喜劇元素如銹鐵上的苔蘚,讓沉重敘事呼吸自如;
導演用詩意對抗了遺忘,王陽的詩集、沈墨的鋼琴曲、王響的火車汽笛。
生活有時候是無解的難題,那就用片刻的詩意,成為局中人的逃生通道。
哪怕它本質上是麻醉劑。
結尾大雪飄落,三個時空在《藍色多瑙河》中重疊,所有伏筆如多米諾骨牌精確傾倒,觀眾的心也被深深折服。
一個時代的經典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