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爆裂點#
林超賢的《爆裂點》稱得上是虐完演員,虐觀眾,虐完身體,虐心理!
車裂碎尸,斷手斷腳,火燒活人,高空拋人。
母親親眼看著女兒被迷奸,父親親眼看著兒子被燒焦,還有陳偉霆飾演的臥底在被毒販強行灌入超量毒品后的暴走,《爆裂點》的尺度可以說是讓人瞠目結舌!
其實,林超賢導演的作品,你一路看下來,再看今天的《爆裂點》,你會發現,林超賢拍電影的態度似乎從沒變過:
條條框框內,他會做到最大的尺度的“虐人”!
1998年,他讓《野獸刑警》的男主角大量吸食違禁品,以至于臉上插滿燈管碎玻璃,肩上插著一把大砍刀,都不覺得疼,大殺四方。這次大膽的嘗試也讓林超賢出道即巔峰,才第二部作品就獲得了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從此,那種做過不好的事卻又罪不至惡,有些人格缺陷卻又保持著基本正義,七分正,三分邪的邊緣人,成了他電影里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
而他電影里視覺上的“大尺度”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0年后的2008年,一部《證人》讓張家輝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我們再看看他飾演的角色,遭遇嚴重車禍,被撞得毀容瞎眼身殘。
當你以為,像是林超賢這么敢讓觀眾看著有“肉疼”感的導演,也只能在香港拍片時,他大膽北上,直接交出《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兩部大片!
等等,你說有著處決式槍殺漁民鏡頭,毒販為控制農民種罌粟,不聽話就砍斷手腳鏡頭的《湄公河行動》。
和有著扔手雷被炸沒整條手臂,手指頭被子彈打掉,巴士被炮彈擊中后一車被炸碎的身體殘骸四處撒落鏡頭的《紅海行動》?
是的,林超賢在中國電影的“尺度”中探索出一條生路。
從《紅海行動》開始,林超賢影片的場面也愈發浩蕩,規模也愈發宏大,尺度也愈發觸底!到了如今的《爆裂點》更是直是在香港被評定為三級,也就是含有過多暴力鏡頭,不適宜18歲以下觀看的電影,在一刀未剪下,直接在以尺度審核嚴格的內地上映。
其實林超賢所追求的大尺度,并不是渲染暴力而是還原真實。包括《爆裂點》在內,你會發現林超賢在冷熱武器威力和作用實施在人體上的展示效果是其它導演很少去細摳的,那種實實在在清清楚楚的血肉橫飛,還給你看特寫!
而這樣做的呈現效果,這種真實又殘酷的渲染毫無疑問讓觀眾能以最接近現實的視覺感受去認識到,原來真正的戰爭,真正的警匪交火是這樣的。
就像有句話說的,最好的戰爭片都是反戰的。同樣適用于形容林超賢的風格,大尺度的暴力都是反暴力的。
就如《爆裂點》這部緝毒題材的電影,在《爆裂點》之前,我們在其它作品中,或者新聞中,對“毒品”這個詞的了解都是一項能讓人家破人亡的犯罪,但這種犯罪似乎離我們有一定距離。
可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盧惠光飾演的警察父親當年被毒販開車拖拽,高速撞到金屬物瞬間撕裂,壯烈犧牲時。
看到黃又南飾演的繼承父親警號的兒子還沒能為父報仇,卻被毒販從高處丟下后。
看到被毒梟強迫喂食大量毒品的臥底緝毒警江銘,斷手后噴血而亡時。我們似乎也通過《爆裂點》這部電影,更近一步的了解到毒品,毒販,緝毒警之間殘酷的真相——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
林超賢也敏銳的抓住了這個點,突出表現了人類肉身在高速撞擊,爆炸,彈片,墜落,焚燒下的極限狀態。
當觀眾因為這些畫面而恐懼,捂眼,震驚,驚恐時,其實我們的內心便已經感受到了——緝毒警以有限的凡人之軀,對抗無邊之惡的非凡意志。
回顧林超賢的北上之路,從“兩個行動”到《爆裂點》,他的作品日漸精良。這也讓他在一批老牌香港導演被觀眾質疑為何頻出爛片時,所導演的影片票房穩步上升,口碑分數也都不低。
正是林超賢這種拍電影是要讓觀眾爽到,要讓每部作品都尺度全開,條條框框內做到最好的理念,以及嫻熟技術,讓他堪稱是業內動作片導演的翹楚。我們要珍惜這樣的導演,因為他在努力拓寬中國電影的尺度!我們要感謝這樣的導演,這樣我們才能看到更多更好更強的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