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動畫電影《雄獅少年2》歸來,在豆瓣拿到8.4分,貓眼預測其內地電影票房約為1.17億元。
2021年底,一部《雄獅少年》上映,被主創戲稱為“三無產品”。這部無IP、無明星、無流量的國產動畫片,獨創了一個本土的少年英雄故事,一個默默無聞的留守少年從病貓變成雄獅,無論是城鄉發展、民俗傳承的社會視角,還是對舞獅文化的精致呈現,觸動很多觀眾。52萬人在豆瓣為《雄獅少年》打出8.3分的高分,該影片最終拿下2.5億元票房。
三年后,《雄獅少年2》接力上映,依然在傳遞第一部的力量感。生長在逆境中的主角阿娟憋著一口氣,試圖再次證明自己。第二部的敘事背景從嶺南小鎮挪移到了大都市上海,阿娟的舞臺從舞獅變成格斗擂臺,他仍是扎根于現實語境下的堅韌野草,內心依然有一頭雄獅。
草根精神敘述成長故事
在拍第一部《雄獅少年》時,導演孫海鵬并沒有做續集的計劃。直到影片上映,口碑逐漸發酵,看到觀眾對阿娟的故事如此共情,他才覺得,這個少年成長的故事有必要走下去。
阿娟是廣東鄉下一個典型的普通男孩,怯懦、瘦削、弓著背。他與伙伴阿貓、阿狗,無論是名字、家境還是形象,都是南方小縣城普通人的模樣。就是這樣沒人留意的三個孩子,卻因舞獅“咸魚逐夢”,成就了自己的夢想,打動萬千觀眾。
第一部的結尾留了一個彩蛋,在人生的高光時刻后,他們仍然要面對生活,成為一名背井離鄉的打工人。阿娟從廣東去往上海打工,透過簡陋的出租屋窗口,眺望遠處的東方明珠。舞獅沒有改變殘酷生活現實,也不會讓留守少年的人生走向成功。恰是這個落腳點,讓第二部的敘述有了新的起點。
住在上海狹小的出租屋內,謀求生活的阿娟,得賺錢給父親治病。他與伙伴們來到一間沒落的傳武拳館,參加“上海格斗之夜”武術比賽,登上格斗這個更大的舞臺。
從舞獅到武術,是《雄獅少年》在表現形式上的迭代,精神內核依然是弘揚傳統文化,用草根的精神敘述一個成長故事。
接受媒體采訪時,孫海鵬說,他們是在2002年3月正式開始做第二部,并且確定了想做中國功夫。
主創團隊在做調研時,發現上海很有尚武精神。早在1910年,霍元甲就在上海創辦精武體操學校,教授、弘揚中華武術。上海這座城市的現代屬性,與他們想要表達的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沖突與融合非常貼切。
孫海鵬表示,舞獅到武術的過渡很順滑,因為舞獅與武術本就是一體的。他在廣東看過一出舞獅表演,一開始都是拳術展示,洪拳就是舞獅的基礎。
舞獅變成格斗,阿娟的小鎮也變成風格極為寫實的大上海。他與世界各地的高手一次次對決,一場場拳拳到肉的擂臺戲,就發生在上海的一條條街道、一個個地標建筑之間。
如果說第一部《雄獅少年》是嶺南風情與小鎮生活的細膩再現,那么第二部同樣展現出上海的城市韻味,從外白渡橋、高樓林立的浦東CBD、錦江樂園的摩天輪,到逼仄的老城廂弄堂、馬路邊的菜市場、開在居民區的拳館、郊區的野地,有著濃郁的市井煙火氣和真實生活質感。
相比第一部,《雄獅少年2》呈現在大銀幕上的高清渲染水準讓人贊嘆。無論是足以亂真的豐富城市細節,還是人物面部靈動的表情、皮膚上的汗毛、舊T恤上磨損出來的毛疙瘩,抑或一陣微風吹過的草地、摩天輪車廂玻璃上的反光、一束陽光照在拳擊手套上的質地,都呈現出更細膩的制作水平,也讓這部動畫電影具備扎實飽滿的現實主義關切與精良質感。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
“匍匐在城市叢林中的雄獅,喚醒無足輕重的你我提出質疑和追尋真相與公正的勇氣。”在豆瓣上,一條獲得高贊的評論,代表諸多觀眾對這部現實主義題材動畫電影的贊賞。
《雄獅少年2》有長達20多分鐘的打戲,其精彩與刺激,讓人聯想到《摔跤吧!爸爸》《百萬美元寶貝》《熱辣滾燙》等體育向的電影。
孫海鵬表示,用動畫來表現格斗擂臺,比預計的難很多。格斗選手每出一拳、每踢一腳,發力到底是怎樣的,動畫師并不懂,只能先看一些動作片,再依靠想象力來畫,操作一段時間,發現完全不行。
于是,主創團隊邀請在好萊塢做過多年動作指導的張鵬,由他來設計一套兼具實戰性和觀賞性的拳術。劇中的三場打斗戲里,全部是真人電影實拍一遍,以避免夸張過度的鏡頭設計,根據真人打斗再去做動作捕捉,再由動畫師把動作修得更好更細節,模擬出每一拳每一腿的發力軌跡,最終呈現出行云流水的動作。
張鵬跟導演探討之后,決定在舞獅的傳統南方拳背景之外,加入八極拳和少林拳。他認為,過去這些拳法在大銀幕上展示得太少,想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武術文化,于是找來原少林總教頭釋德揚、子母綿掌傳人郭富強、全國八極拳冠軍郭澤儒等各路武術大師參與到動作戲的指導中。阿娟在劇中受到啟發的那句“功夫的核心是‘滾’”就來自釋德揚,中國傳統功夫里進攻與閃避技法,也給了動畫師諸多靈感。
在拜訪過八極拳、八極拳和少林拳的武術大師后,孫海鵬啟發很大,他沒在電影中區分武術門派,而是將中國武術作為一個整體來表現。團隊花一年時間研發肌肉系統,將人物的每一個細微神情、每一塊肌肉力量的拉伸、變形與顫抖都力求精益求精地呈現。
20多分鐘的打斗意味著海量的技術細節,加起來有上千個鏡頭,“雖然很難,但這也是我們的機會,越少人做,我們的機會越大,越有可能做出新意。”導演說,他對鏡頭的要求是,每一根野草都要做成雙面,真實展現陽光穿透草的光影效果,這也是為了展示他們想表達的核心:野草叢里藏著雄獅。
打斗戲雖精彩,但也要依托于有邏輯、有推動力的敘事節奏,這一點上,《雄獅少年2》比第一部更加流暢。主創團隊并沒有像很多“狗尾續貂”的續集那樣粗淺地糊弄觀眾,而是全方位地升級,拿出誠意與新意,奉上中國國產動畫電影的高水準。用導演的說法,他們也與阿娟一樣,“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阿娟永遠有無法打贏的比賽,他們也有永遠鞭策自己的力量。
孫海鵬目前并不知道,《雄獅少年》未來還會不會做第三部,假如有續集,也會仍然維持傳統文化元素與現實主義風格。他的創作心態很簡單,講一個有共鳴的故事,有觀眾喜歡,就是創作者的榮幸。